杜秀英,1940年出生,女,裕固族,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裕固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杜秀英的父亲杜占才是亚拉格部落最后一个萨满,掌握很多裕固族的民歌和口传文学。1947年开始,杜秀英跟随父母放牧,开始学习传统民歌。1951年开始裕固族民歌的正式学习,学唱的第一首歌是《戴头面歌》。1955年杜秀英参加共青团,开始代表所在村出外参加各种培训班,第一次登台演唱是在县城的电影院里给参加青年代表大会的年轻人唱歌。1985年开始至1995年杜秀英在红湾寺镇任居委会支部书记。1998年配合《裕固族民间故事集》的编纂,与杜秀兰口述了裕固语生活故事《舌战》,由安玉玲翻译整理。2002年杜秀英撰写的文章《裕固族当代文学创作概述》被收入《中国裕固族研究集成》。2008年,杜秀英被甘肃省文化厅公布为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0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起,每年暑假,兰州大学的志愿者都会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举办裕固族民歌学习班,组织小学生学习裕固族民歌,杜秀英和杜秀兰两姐妹作为志愿者,给孩子们教授裕固族语言和民歌。2014年,杜秀英和杜秀兰在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童声合唱团参加了录音棚的裕固族民歌录音。2015年1月,杜秀英和杜秀兰及6名弟子参加了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的“萤光支教寻珠拾贝”少数民族技艺传承创新项目,展示了裕固族民歌、舞蹈、服饰等。2016年1月31日,杜秀英参加首届迎新春尧熬尔民族歌舞服饰展演联欢活动。
*以上信息截止2025年5月